“蛙蛙来啦”是一件地域文化设计类型的文创旅游纪念品——是手机架和床头灯的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它在造型上采用的是黎锦蛙纹的设计元素。装饰上采用的是黎族骨簪上的装饰纹样(图1)。
它是由底座和灯箱两部分组成,底座和灯箱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了榫卯结构,它是由底座和灯箱两部分组成,底座和灯箱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了榫卯结构,灯箱部分是由木板和pc板组成,木板起到的作用是支撑和装饰,pc板是透光和放置灯带的作用(图2)。在功能上,前方可以置放手机,后方可进行照明,作为床头灯使用,温馨又独特。
这类以黎锦纹样中的蛙纹元素进行设计的灯具,丰富了海南文创市场上的商品类型。
整体设计造型简洁大方、原木的质感、充满形式感的装饰设计,具备质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图1
下面,让我们跟着设计师进行设计吧。

图2
首先,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师对海南市场上的相关产品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
一:产品的类型较单一。蛙纹以及其它黎锦纹样元素的文创产品类型主要还是集中在织物和饰品种类上。
二:元素的形态较平面。蛙纹的形态依然是直接从黎锦中拿过来的平面化造型,依旧作为平面装饰使用,而没有融入到立体造型中去。
因此,设计师需要达到的设计目标是:
一:扩展产品类型,使产品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织物和饰品。
二:满足旅游纪念品的特性——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三:使蛙纹元素更加立体化,摆脱一味的平面形态。
那么,设计的第二步是对黎锦纹样进行收集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学习,整理和归纳资料。
2)收集出可以进行设计的蛙纹形态。
3)通过计算机,把蛙纹进行记录、保存,制定相应的描绘图案的标准,尽量做到标准化,能够帮助后续的工作进行。
4)通过对前期的调研,对黎锦纹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根据灯具的功能确定纹样与制作工艺。
设计的第三步是探索蛙纹纹样的立体化结构处理,根据纹样的平面图案,通过对纹样的拆分、重组和简化,在不改变纹样的基本形态之下,进行结构的穿插,空间的分层研究,而不仅仅是像现有市面上的商品一样进行加厚处理(图3)。

图3
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利用纹样本身的结构满足要求形态和功能的需求,因此,选择的是比较整体的纹样,黎锦蛙纹纹样的整体是菱格形的结构,尝试了各种放置的方式以及连接的方式,最终采用的是榫卯的卡口结构,利用榫卯的结构满足形体的穿插和链接,实现纹样的立体化目标(图4)。

图4
第四步,进行装饰设计,装饰的元素采用的是黎族骨簪上太阳崇拜的纹样。这一纹样的构成感和装饰效果都很好,并且十分单纯,适合做为辅助装饰图案。
同样,也是先对纹样进行分析,做了若干效果图,选择出最美观的几种(图5)。

图5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材质,最开始选择的材质有实木(包括椴木、白木、胡桃木、鸡翅木等)。
试验的内容包括试验机器的操作以及精准度,并且可以直观的看到产品的效果(图6)。
先试验的第一种材质是木材,首先是椴木,由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原理,木材切割后切口有烧焦的痕迹,经过试验,用椴木层板打出来的纹样装饰有较强烈的视觉效果。

图6
接下来用木材白木(颜色为米白;厚度:0.5mm)按照之前试验的相同方式进行切割,但由于材质的不同,打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按椴木层板的参数切割白木,无法切断木头,
在打装饰纹样的时候出现木头极易烧焦并出现木材顺着木纹断裂。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调整激光切割机在切割的时候输出的参数。白木的纹样装饰也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
胡桃木和鸡翅木的颜色较深,纹理丰富,但是,在上面进行刻纹装饰,则图案的视觉呈现效果不太明显。。
第二种材质是亚克力(图7,无色透明;厚度为0.5mm),用激光切割机切割并无出现问题,,成品效果轻盈纯净,视觉感受很好。
第三种材质是陶瓷(图8),陶瓷的制作周期较长,首先是擀泥板,根据需要的厚度进行擀制,接下来在泥板上根据所需要的形状切割,然后等待泥坯风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修坯、装饰,最后施釉最入窑高温烧成。

图7

图8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调查可以让我们发现市场的需求,从而明确设计目标。
随后的纹样收集、分析、整理和提取可以提供给设计师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设计灵感。
探索蛙纹结构立体化处理这一步需要设计师拥有良好的形态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在整体设计流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十分考验设计师的设计能力。
最后,对材料和成型工艺的了解和探讨,也是设计师不可缺少的能力哦。



